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023年暑期,“又红又专”实践队侯子恒、金泰宇、刘文海、樊鹏飞和杜欣瑀五位成员分别前往河南省平舆县、江西省赣州市、河南省信阳市、河北省保定市和山东省无棣县开展“学党史、跟党走”实践活动。

实践队成员侯子恒来到了家乡平舆县烈士陵园,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瞻仰了烈士纪念碑,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巾帼不让须眉的郭了凡、燎原星火的贾子郁等一批革命先烈,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投身于革命事业,用短暂而壮丽的一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进陵园,感受到的是那段历史的庄严和伟大,走出陵园,怀揣的是对烈士无尽的敬意,和肩扛新时代重担的责任。

实践队成员金泰宇来到了伟大长征出发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在这里,他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参观馆内的文物,经过工作人员生动细致的讲解,他重温了长征那段艰辛的历史,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以前只是在课本上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有所了解,当有机会真正来到红军长征出发地,亲身探访当年红军长征的历史,追寻革命伟人曾经的足迹,感受至深。

实践队成员刘文海同学来到了“王大湾会议”旧址,这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在此召开的晋冀鲁豫野战军旅以上高级干部会议,即史称“王大湾会议”的旧址。此次会议在军事政治斗争中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会议。此次参观,让他印象深刻,革命将领和战士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甘愿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使得他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对革命先烈的巨大牺牲和付出有了更直观的体会,让他明白到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历练好本领,刻苦学习,敢于拼搏,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队成员樊鹏飞来到了位于保定市的前南峪抗大纪念馆,纪念馆通过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前南峪在抗日战争时期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在前南峪抗大纪念馆进行考察学习,他深感抗战年代的浴血奋战和英勇抗争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整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和宝贵。纪念馆所展示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使他更加了解了那段历史的艰辛,也激发了他对和平的珍视和对国家荣光的自豪。

实践队成员杜欣瑀来到了位于水湾镇刘丰台村东头的石景芳故居,并有幸采访到了石景芳先生的儿媳妇——一位至今管理着石景芳故居的83岁的奶奶。奶奶对她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给她讲了好多好多关于石景芳老人的事迹。提及石景芳先生在革命中牺牲,奶奶更是激动不已。先生当年的肉搏战虽然大败,但是保家卫国的精神流传了百年。此行不仅增强了队员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她想更加坚定地去追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此次社会实践使队员的内心深受鼓舞,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大家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家表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革命前辈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以涓涓细流般的真挚回报党和人民!